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运营推广
网站优化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百害而无一利
发布时间:2025-07-05 07:43:26编辑:困而學之網浏览(81)
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4年12月31日,央行、證監會分別就開展第二次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進行表態,釋放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新信號。
證監會日前召開的黨委(擴大)會議明確,加快落實增量政策,持續用好穩市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市場預期管理,著力穩資金、穩杠杆、穩預期,切實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業內人士預期,著力“三穩”,2025年資本市場改革將進一步全麵深化,包括投融資綜合改革、提升監管效能等在內的一係列改革有望加快推進。
促進“長錢長投”
資金是資本市場的“活水”,穩定與否關係到市場的活躍度,其中吸引多元資金是關鍵。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麵,要進一步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促進“長錢長投”。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誌恒表示,中長期資金入市進度加快,不僅為市場帶來更多“活水”,還能減少市場波動、穩定市場運行。可進一步優化長期資金投資監管模式,優化保險資金償債能力約束指標,擴大養老金投資範圍。
另一方麵,用好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央行2024年12月31日發布公告稱,將於近期開展第二次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互換期限1年,可視情展期。據了解,此次操作還將新增多家證券、基金公司及5家頭部保險機構,操作量將不少於500億元。
“2025年,可繼續推進互換便利等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速落實。”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可考慮允許符合條件的機構以債券、股票ETF等作為抵押品換取高質量流動性資產,從而提升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還可考慮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使其更加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比如擴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的支持範圍、簡化申請流程、降低準入門檻等。
此外,應繼續推進擴大開放,吸引境外投資者。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建議,進一步優化外資準入製度,簡化跨境投資審批流程,完善外資服務政策,盡量減少非必要行政幹預,降低外資機構運營成本,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提高交易效率。推進互聯互通機製持續擴容,增加更多符合條件的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推動金融期貨、期權等衍生品市場開放,持續吸引跨境資本投資。
提升監管效能
提升監管效能是確保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製度保障。
業內人士建議,應進一步健全法規製度,強化執法震懾,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淨化市場生態。加強對大股東減持的監管,防止大股東利用減持進行非法違規套利等行為。
“對於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為,不應‘一罰了之’,而是要用好用足現有監管工具箱,強化立體化追責,讓造假者承擔應有的違法代價。”深圳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呂成龍說。此外,應加大對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全方位立體化追責力度,支持更多投資者拿起法律武器,追究違法違規者的相關責任。隻有讓法律和製度真正長出“牙齒”,才能讓違法違規者“望而生畏”,也才能讓投資者更加安心,更有信心。
最高法民二庭副庭長周倫軍透露,下一步,最高法將繼續圍繞資本市場司法規則體係的完善、相關案件的審理做好工作,深入研究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的民事追責問題,適時出台相關司法解釋。
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
改革是資本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既切中當前妨礙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核心痛點,也是下一步推進係統性改革、破解深層次矛盾、穩住股市的重要發力點。
業內人士預計,有關部門將在加快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導意見、引入更多增量資金的同時,進一步完善一二級市場協調發展機製,使市場融資規模和節奏更加科學合理。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認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資本市場定價機製和退出機製,發展壯大耐心資本、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進一步加大分紅回購力度提高投資者回報,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市場監管體係。
此外,多措並舉推動上市公司提高發展質量,從做大做強主業、有序開展並購重組、積極分紅回購、加強市值管理等方麵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讓投資者真正可以“做時間的朋友”。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程鳳朝表示,應通過有效政策傳導機製、製度優化和市場透明度提升,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促使資金流入和杠杆作用達到動態平衡。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