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全省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以來,針對傳銷的危害與特點,山東省各級工商機關在“迎世博,禁傳銷”、春季打擊傳銷和打擊網絡傳銷等多次專項執法行動中,及時理清思路,堅持抓苗頭、早預警,抓協作、打重點,抓預案、重維穩,多措並舉,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營造了打擊傳銷的高壓態勢。
今年國慶節期間,省工商局根據舉報,對德州市一起某政府部門公職人員涉嫌傳銷的案件進行了查辦。當事人起初在其妻介紹下經銷某直銷企業產品,後在德州自立團隊發展下線會員。截至案發時,該團隊已發展數百人,參與人員涉及省內外多個地區。這是近年來我省出現的首起打著合法直銷企業名義聚眾傳銷的案件,也是一起公職人員參與傳銷並成為團隊頭目的典型案例。去年以來,全省係統共查處傳銷案件36件,取締傳銷窩點和場所82個,清查驅散傳銷人員3548人次。
開展創建“無傳銷社區(村)”活動以來,各地堅持打擊傳銷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充分發揮居委會、村委會、派出所、工商所等基層組織的作用,重點抓好法製宣傳教育、出租房屋管理和流動、暫住人口管理,努力推動打擊傳銷工作深入社區基層,較好實現了由“以打為主”向“打防並舉、重在預防”的轉變。經過3年多努力,全省17市已全部完成創建規劃,創建無傳銷社區(村)2.4萬餘個。
在此基礎上,今年年初,啟動了創建“無傳銷街道(鄉鎮)”工作。省工商局會同省綜治辦、省公安廳、省民政廳製定印發了創建實施意見,之後又以省綜治辦名義印發了創建規劃和考核辦法,為創建工作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製度保障。截至目前,全省已創建“無傳銷街道(鄉鎮)”661個,占總規劃數量的44%。通過開展創建工作,我省基層社區傳銷防控機製建設普遍加強,群防群治的局麵初步形成。
目前,有23家直銷企業在我省設立了省級分公司。其中,已獲準在我省開展直銷業務的企業有9家,分支機構40個,服務網點738個,直銷員17萬人。
在直銷監管方麵,全省係統進一步完善了政企溝通製、行政指導製、部門協作製、統一掌控製、信用管理製和監管工作信息化監管機製。今年年初,省工商局及時部署開展了直銷產品流通領域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專項行動,查獲了一批製售假冒安利、玫琳凱、無限極、完美、新時代等直銷品牌產品,有力地維護了直銷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工商機關對直銷企業發出提醒、告誡140餘次,指導直銷企業整改各類問題200多個。
在做好行政指導的同時,各級工商機關始終堅持對直銷企業從嚴監管、嚴格規範。兩年來,全省工商係統共查處各類直銷違法案件35件,案件總值255萬元。今年10月,省工商局又製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直銷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省、市、縣三級工商機關直銷監管工作的職責分工、管轄範圍和工作重點,有力推進了直銷監管責任的落實。
下一步,各級工商機關將繼續強化工作措施,以不斷鞏固、擴大防控傳銷工作的成果為重點,推進全省打擊傳銷工作深入開展和取得實效。進一步加強與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之間的協作,探索有效打擊傳銷尤其是網絡傳銷的工作方法及策略,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執法效能。以傳銷活動易發、多發區域和以“資本運作” 等名義以及利用互聯網從事傳銷的活動為重點,深入排查案件線索,狠抓案件查辦力度。同時,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應對突發事件的預警機製和重大事件報告製度,切實維護社會的安全穩定。堅持宣傳與創建齊抓並舉,深入推進防控傳銷體係建設。在鞏固 “無傳銷社區(村)”創建成果的基礎上,認真做好“無傳銷街道(鄉鎮)”創建工作,加快創建進度。進一步探索對直銷企業監管方式,確保省內直銷企業的經營活動守法、公平、有序,逐步形成直銷企業監管有效模式。